第43章 舍本逐末-《片段人生:开局四合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此时没有化肥,人们多是用人粪或家畜的粪做为肥料。

    县城里有专门收粪水的奴役,但收得的粪水多供应给周边的富户人家。

    村里的人口不多,家畜更是少,粪水实在不足以肥田使用。

    所以,良田种上几年就变成贫瘠的下田,但赋税却不改依然按良田算。

    要是要另外购地,一是田地价高,一是种上几年依旧要面临这样的囧况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农户宁愿做佃户,也不愿自己买地的原因。

    相比于做豆腐,众人对于豆渣肥田之事更为关注。

    参与议论的人不仅多了起来,不知道商榷说的是真是假,毕竟也没看他家的佃农用过。

    里正咳了一下,打断了议论之声。

    是啊,里正在这里,他都没发话,自己着什么急呢。

    商榷见众人安静了下来,说道:“肥田的法子不只一种,如今春耕已过,再用豆渣肥田只会毁了地里的苗种,豆渣肥田最好是在秋收之后,将豆渣翻埋进地里,过上一冬可肥田,还不会烧伤苗种。”

    商榷见众人有些失望,又说道:“不过我们可以先把猪养起来,等有了足够的粪水,可以制些土肥,土肥用得好是不伤苗种的,还能增加产量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豆腐”的推广并不像相像中的顺利。

    村里的人对学做“豆腐”并不积极,只有两户人家表示想学做豆腐。

    一户是本村的原住民,按辈份,商榷得叫他三叔。三叔家学做豆腐也不是用来自己售卖,而是教给他即将出嫁的女儿,想为她添一个立足之本。

    还有一户,则是外来的佃户。这佃户姓桑,家中有一寡母,成年的男丁三人,均未娶妻。另有两个幼弟都是十二、三岁的年纪。

    找过来的是家中长子桑若。

    商榷现在已经习惯了早起,每日清晨总要围着院子转一转,就当锻练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有了管家左晋明以后,就更是休闲自在了起来,有时连讲学都交给他代之了。

    那日一早,商榷刚出院门,就见桑若跪在院前。

    见他出来,桑若磕了一响头,碰地的闷哼声,让商榷都担心他把头磕出脑震荡来。

    “可是有什么难事?”

    商榷对佃户很是宽容,若有急难也愿意帮上一把,而且佃租极低,着实拢络了不少人心。

    此时见他这样,商榷也不急着锻炼了,低头问道:“你先起来,若是我能帮的,定不会推脱。”

    桑若没起,而是俯首在地:“小的想学那做豆腐的本事。”

    佃户与普通百姓不同,他们没有固定的田地,就像浮萍一般,无根无靠。

    身份上只比奴仆高那么一点,吃得有时却未必有奴仆好。

    去岁冬寒,秋收时又不顺畅。他家佃的田地损失了一些粮食,被原来的地主驱逐险些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是商榷不嫌弃,早早地佃了三亩地给他们,又以冬寒佃户难过为由,给他们家送了粮食,这才让他们熬过了冬天。

    今年他们家佃了十二亩田地,本应本本分分地种田交租,却又来贪图主家的技术,实在不该。

    桑若只觉得手脚都不知放到哪儿才好。

    听闻,商生说过那豆腐并非是稀罕物,若是人人能做,家家会做才好。

    他这才大着胆子求到当面。

    商榷以为是什么事呢,没成想竟是这个,“你先起来,那做豆腐的方子极为简单,你若想学就在学堂休浴时过来就是,这本就是要教给大家的,无须如此。”

    桑若喃喃地道:“可,小的家只是佃户。”

    商榷说道:“无事,等你学了,卖出的豆腐分我一成利即可,若是钱不凑手,等我那猪舍盖起来,你做豆腐的豆渣留给我喂猪可好?”

    这是商榷临时想到的。

    桑若更咽道:“谢商生大恩。”

    “快起来,去忙吧,休浴之日再过来就是。”

    商榷发现自己过去看过的小说、剧本完全没有作用。

    真的世界里,人们关心的往往是你认为最不重要的。

    相较于豆腐,大家更关心地是土肥的事。

    在里正和商榷选了建造猪舍的地方后,都主动过来帮忙。

    平整地面的平整地面,搬石头的搬石头。

    若非商榷想等一等石山那边的水泥,只怕这猪舍一日的时间就能盖好。

    即使这样还有村民不时地去那地方看看,若有被风吹过去的杂物,顺手就给清理了。

    一心想着早点建好猪舍,早点把猪养上,早点让商榷教他们如何制作土肥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